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馒头小说网 www.mentai.com,最快更新敛骨人笔记最新章节!

    探骨贴

    第二日一大早,刀疤龙就来到厢房叫门,说冷先生已经算好吉兆,今日就可以替黄师德的亡子破坟敛骨。我和阎七娘洗了把脸,胡乱喝了些稀粥,就被黄府的人带到了黄师德亡子的坟墓旁。

    我们赶到的时候,黄师德和冷先生早已等候多时了。寒暄了几句之后,黄师德就催阎七娘破坟敛骨,非但没有对亡子的哀悼之情,反倒有一种莫名的兴奋感。站在一旁的冷先生倒是不言不语,只是嘴角挂着一丝诡异的笑。

    在破坟敛骨之前,我和阎七娘先在黄师德亡子的坟前点燃了八根沁香蜡烛,其中四根长蜡烛祭古,四根短蜡烛祀骨,以示拜敬之心。毕竟这破坟、扒棺、敛灵、移骨之事都会对亡故人不敬。

    待蜡烛燃尽后,阎七娘摆手示意黄府的护院们动手破坟。一般人家的坟都是由土堆成的,下面的棺材埋得很浅,用锄头、镐头之类的钝器就能刨出来。可这黄师德乃关东大户,其子的坟墓必定比普通人家的坟墓华丽得多。不仅如此,坟顶还用青砖围了一层”华庭宝盖”,显然当初下葬的时候费了不少周折。

    所谓”华庭宝盖”,说的是一种坟顶的砌筑方式,需选用坚固的青砖层层砌建而成,其形状为半圆形,远远瞧上去,就如同地堡一般。坟顶上面还刻着一些冥文和图雕,多以富贵莲藤为主,显得极为气派。这种”华庭宝盖”的坟墓在关东境内倒不罕见,大多被一些官宦富商之家所用。 ”华庭宝盖”的寓意就是宝气延脉,能使家业兴旺。除此之外,青砖耐用,不易碎,能够起到一定的防盗作用。

    黄师德亡子的坟墓选用的是上等青砖,硬度非一般砖石可比,非得用重锤之类的家伙砸击不可。不过这也难不倒黄府的护院们,这些人天天练拳脚功夫,有的是力气,平日里还愁没有地方施展呢,此时正好可以用得上。

    如果说破坟是个力气活,那么扒棺就是个技术活。待黄府的护院们砸破坟顶的”华庭宝盖”后,我和阎七娘就开始扒棺。由于扒棺要求不能碰触死人棺,否则就会惹晦气上身,所以得由敛骨人亲力亲为。要是让这些五大三粗、毛手毛脚的护院扒棺,估计棺材被吊出来的时候早已经四分五裂了。

    从小到大,我跟着阎七娘扒过的棺材少说也有数百具了。但阎七娘从来不让我碰棺,一是怕我沾了秽气,二是怕我没有深浅碰伤了棺木。所以一直以来我都是帮手,给阎七娘递工具,往坟外倒土这类事,我最为擅长。

    对于死人的棺木,我早已没有半点儿感觉了,用”麻木”这个词来形容最贴切不过了。这也难怪,从我记事起,阎七娘就带着我四处钻坟圈子,各式各样的棺木和死人尸骨,我都见过。其实,与死人相比,我更怕活人。打个最简单的比方,我非常害怕与活人相处,甚至不知道该如何与之相处;但如果把我扔到坟圈子里,我反倒更踏实一些。

    扒棺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坟内的土清理干净,不然绳索根本塞不进去,即使塞进去了,也未必拽得出来。可是这坟土清理起来很麻烦,需要试探性地下铲,不能损毁棺木。每个棺木下葬的年代、棺木的材质,坟内的土质、潮湿度各不相同,难免会有腐棺,倘若下铲没有分寸,毁了棺木不说,搞不好还会把棺木里的尸骨给弄碎了。所以说扒棺既是手艺活,也是力气活,半点儿都马虎不得。如果出了什么乱子,别说棺木里的死人不答应,就是坟旁的活人也不会善罢甘休。

    一般人家的棺木下葬深度为三至五米,官宦之家的棺木下葬深度多为五至八米,具体要视墓地的风水、运脉、土质、环境来定。据黄师德所讲,当初下葬他儿子的时候曾请过阴阳先生,此棺木深埋十八尺八,寓意为十丧八补,取护宅延富之脉。但是好多年过去了,阎七娘不敢轻信,倒不是怕黄师德扯谎,而是这棺木并非按照下葬时的位置存放的,因为受地质、环境、运脉的影响,很多深埋地下的棺木都会上下移动。记得有一次,我和阎七娘路过一个野坟圈子,看见一个明末年间的棺木破土而出,它的前顶已经完全露在外面了。住在附近的人,有的说这是煞棺,里面的死主成了精,还有的说这是天杀的盗墓贼干的好事。其实这就是由土质变化引起的,由于那地方是一片涝洼地,土壤疏松,所以时间长了,这具棺木就露出来了。

    黄师德亡子的墓地位于山林之中,土质还算疏松,但要挖至五六米的深度,绝非一件易事,尤其在挖土的过程中还不能损毁棺木,实在太难办了。不过这也难不倒阎七娘,因为自古以来猫有猫道,狗有狗道,敛骨师也有敛骨师的独门秘法,那就是用”用红油作引,用香蜡探其骨踪”。

    敛骨师这个行当,自宋代以来已有数百年之久,干的是阴秽事儿,赚的是死人钱,整日与墓坟亡冢打交道,摆弄的也都是腐尸烂骨,自然会琢磨出一套敛骨的秘法,并代代相传。老话说得好,”敛骨敛骨,骨骨藏迷途”,指的就是这其中的玄机和奥妙。敛骨师靠手艺讨生活,吃喝拉撒睡全靠事主给的赏钱,倘若在敛骨的过程中毁了棺、捣了骨,那就如同捅了马蜂窝一般。所以要想把活儿干得又快又漂亮,那就离不开老祖宗传下来的敛骨秘法。

    所谓”用红油作引,用香蜡探其骨踪”,是敛骨师在扒坟时常用的秘法之一。由于无法确定亡故人棺木葬埋的准确位置,所以敛骨师在扒坟的时候左右为难。倘若挖坟的速度过快,很容易损毁棺木;可若是小心翼翼地挖坟,要挖多少铲才能挖出棺木呀。一般破坟挖棺的事主都会提前选好吉日吉时,要是慢腾腾地磨上两天,那非得惹事主骂娘不可。

    我之前曾跟着阎七娘替大户人家的亡故人敛过骨,所以对这种”用红油作引,用香蜡探其骨踪”的法子很熟悉。见阎七娘示意后,我便在坟墓的正中处呈三角形插了两长一短三根沁香——老话说的”三香敬骨”就是这个意思。这三根沁香由木沾坟制作而成,其内掺有香蜡,如小拇指般粗细,长的约有一尺,短的约有半尺,是拜坟祭骨的专用祀品。如果亡故人是男者,需要在坟墓正中处摆成两长一短的三角形,意为长长短香,男上祭;倘若亡故人是女者,则需要在坟正中处摆成两短一高的三角形,意为短短长香,女下祭。

    摆好香后,我在三根沁香上浇了一层红油。这层红油不但要把沁香浸满,还得顺着沁香流入坟土中。在这个过程中,手不能抖,心不能慌,得匀速地将红油浇在沁香上,倘若直接将其滴洒在坟土内,则不作效。这红油是加骨殖熬制而成的,必须和沁香搭配着用,至于为什么,我也说不上来,反正千百年来敛骨师的老祖宗就是这么用的。

    随后,我跟黄师德要来了其亡子的名讳和生辰八字,用毛笔将其写在事先准备好的黄纸上,再把这张黄纸放在短香的底端,这叫做”探骨帖”,算是对亡故人行敬拜之礼。一般情况下,这个”探骨帖”最后会化为灰烬,若是不燃,那就说明此遭敛骨凶多吉少。

    准备得差不多了,我和阎七娘双膝跪地,双手呈莲花状,冲着黄师德亡子的坟前磕了四个头——一磕为敬古,二磕为拜鬼,三磕为敛灵,四磕为碰骨。敛骨师一辈子上不跪祖,下不跪师,唯独跪亡故人。取双双之数跪拜是示好之意,俗话说”常在河边走,岂能不湿鞋”,敛骨师整日与死人打交道,倘若少了礼节,搞不好会把小命搭在坟坑里,所以无论亡故人生前是贫穷还是富贵,都不得怠慢。

    ”冥冥道,灵风存,敛骨人,且问亡骨神,一探探无常,二探探阴阳。开敛,燃香!”阎七娘站起身来,低声念道。

    还没等阎七娘念完,我就拿起火折子点燃了坟上的三根沁香,这是为了探寻黄师德亡子棺木的位置。倘若挖坟时这三根沁香中的短香突然爆裂,那就说明距离亡故人的棺木不足半尺了,需谨慎下挖;如果这根短香直至燃尽都不会爆裂,那就说明此坟为空坟,俗称”跳坟”。

    一旁的黄师德和其护院都未曾见过敛骨这种事,不禁瞪大了眼睛观看,一个个交头接耳、指指点点,既瞧了热闹,又瞧了新鲜。只有冷先生一人在闭目养神,偶尔低头喝上一口茶水,捋捋胡须,没有瞧过一眼,一副淡定自若的样子,仿佛眼前的事与他无半点儿关系。

    破坟扒棺

    挖坟是一件极其无聊的事情,却是我和阎七娘平生干得最多的一件事。由于坟的正中处点有沁香,所以我和阎七娘只能从坟的一侧开挖。黄师德派来几个人协助我们,在坟的上端架起了一个木架。木架的绳索上系着竹筐,既方便从坟内往外倒土,又能把吃喝用的东西传递下去。

    负责看管坟前沁香,在其爆裂时给我们报信的是瘦狗。虽然这家伙自从被阎七娘用匕首顶过喉咙后老实了很多,但我还是觉得这人不靠谱,搞不好会在这件事情上使坏。阎七娘倒是没把瘦狗放在心上,她说此人欺软怕硬、贪功畏死,天生就是一副奴才相,量他也没有胆子用此事耍弄众人——倘若坏了大事,黄师德非扒了他的皮不可。

    自古以来,敢扒死人坟的只有两种人。一种是盗墓贼,大都在半夜三更出没。这种人百无禁忌,瞧准了坟就打洞往里面钻,也不管是否会损毁棺木和死人尸骨,反正就是为了求财。他们若掏到陪葬的冥器,自然会一夜暴富;否则就得靠运气了,毕竟被死人撂倒在坟里的短命鬼也不在少数。另外一种就是敛骨师,大多在白天活动,礼节教数繁多,只能赚取活人的赏钱,不能碰死人的葬物,尤其得敬棺敬骨,不得有亵渎之心。用阎七娘的话来说,这就是敛骨师的道,不能偏不能倚,须恪守遵之。

    正值晌午时分,我和阎七娘在坟坑里简单地吃了几口饭。我们已经挖了五六米了,却迟迟听不到沁香爆裂的讯息。更头疼的是,坟土变得越来越硬,加大了我和阎七娘下挖的难度。一般情况下,坟深处的土质会越来越松软,可眼前的坟土却恰恰相反,我们甚至还挖出一些大块的泥石来,实在太奇怪了。

    倘若只是一些大块的泥石,那还勉强可以对付,可我们竟然挖到了一块石板。这块石板宽约一米,长不见尽头,敲上去会发出一种闷沉的声响,显然有一定的厚度。我嫌这块石板碍事,就想绕开它继续向下挖。阎七娘却拦住了我,然后叹了口气说道:”这是葬棺挡板,不用绕了。”

    正在这时,瘦狗从坟坑的上端探进脑袋,扯着破锣嗓子大声喊道:”裂了!那根香裂了!”

    一听这话,我干脆扔下手中的铲子,蹲在坟坑里生起了闷气。原来这棺木下葬的时候装过挡板,既能防水,又能防盗,可是黄师德却没有告诉我和阎七娘。倘若我们知道这一点,又何必燃香测棺呢,直接开挖就是了,反正有这块厚石板做隔断,怎么挖也损毁不了棺木。

    ”这条老狐狸,看来是要存心考验我们的手艺呀!”阎七娘摸了摸我的头,又向坟上端瞧了一眼,然后抓起绳索爬了上去。

    我见阎七娘爬出了坟坑,心中有些着急。黄师德这个老东西摆明了是在耍人,倘若阎七娘真去跟他理论,肯定讨不到好。可是我在坟坑内,完全看不见坟坑外的情况,急得在原地转起了圈。

    自骨雄被奸人害死后,阎七娘一路走来历经坎坷,尝遍了世间冷暖,早已看淡了人情世故。所以黄师德玩的这一手,她丝毫没有放在心上,甚至连提都没有提。她只是要求黄师德再派些人手把棺木上的挡板砸碎,不然就凭我们孤儿寡母的气力,砸到天黑也未必能敲动那块厚石板。

    黄师德当初一手操办了亡子的丧事,心里自然清楚阎七娘是砸不开棺木挡板的,因此他没有多言,只是吩咐刀疤龙派人手去帮忙。刀疤龙在黄府的身份极为特殊,自是不肯亲自下坟,就挑选了几个力气大的护院带上工具去帮忙。

    下坟绝对不是一件好差事,因为坟下秽气较重,命衰者难免会惹祸上身,所以黄府的护院们都躲在一旁看热闹。被刀疤龙点了名下坟的几个护院都很不情愿,嘴里嘟嘟囔嚷的,在发牢骚。尽管如此,他们也不得不扛起工具逐一下坟。毕竟平日里他们吃的都是黄府的饭食,领的都是黄府的赏钱,眼下正是黄府用人的时刻,甭说是坟坑了,就算是火海也得硬着头皮往下跳。

    待这几个彪形大汉下来后,原本就不宽敞的坟坑顿时非常拥挤。这些护院有的手拿铲子,有的手拿重锤,还有一位老兄干脆背了一把大铁刀。由于坑内空间狭小,这位老兄弄了半天也没能把大铁刀从背后抽出来。无奈之下,我只得让这些护院赶快挖坟土,至少也得把这棺木挡板上的坟土清理干净,不然就算砸碎了棺木挡板,也吊不出棺木。

    这些护院知道我所言不虚,所以干起活来都很卖力,想着快点儿完工,好能早些从这个埋死人的地方出去。他们甚至觉得我有些碍手碍脚,干脆把我撵到坟坑的角落,让我负责往坟外倒土,就连砸棺木挡板的时候,他们都没有理会我。对此,我敢怒不敢言,只是希望这些蛮横的大老粗们下手的时候能够把握好分寸,倘若真把黄师德亡子的棺木给砸破了,那一准会吃不了兜着走。

    由于坟坑内灰尘极大,护院们又抡着大锤不停地砸石板,我只得捂住嘴巴躲在一旁,连眼睛都闭得严严的,生怕被飞起的小石子伤到。尽管如此,那砰砰作响的砸击声还是钻进了我的心里。这种砸击声极为闷沉,每一声都让我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难受。

    不知过了多久,护院们才像提小鸡一般把我拽了起来,示意我去瞧瞧被砸击后石板的破裂程度。我一边咳,一边用手扇着弥漫在空气中的灰尘,然后皱着眉走了过去。还没等我看清挡板的破裂程度,一具黑森森的棺木就映入了我的眼帘。

    对于棺木,我是再熟悉不过了,儿时跟着阎七娘四处扒坟敛骨的时候,我没少趴在棺木板上打瞌睡,久而久之,练就了好眼力,一打眼就能辨别出大部分棺木的材质和下葬的年代。

    一般人家下葬的棺木多为”十页瓦”、”十大块”,就是整个棺木用十页木料制成。但也有用十二页木料制成的,这种俗称”十二元”。可眼前这副棺木足足用了十八页木料,极为厚重牢固。阎七娘曾教过我,这种棺木称为”十八阴”,乃是大丧大葬的祭法。

    棺木若只是厚重也就罢了,用的又偏偏是柳州楠木,这黄师德的亡子简直就是富贵葬丧!老话说”住在杭州,穿在苏州,食在广州,死在柳州”,由此便可得知柳州棺木的水准。楠木又是极为高档的木材,能够长期不腐不蛀且有幽香,很多上乘古建筑都是采用楠木构筑的。黄师德的亡子虽说英年早逝,但死后能得到如此重殓葬丧,也算死有所值了。

    我把棺木上的碎石块清理干净后,又仔细检查了一遍,确定这副棺木没有虫噬、腐烂、断板等迹象,这才喊阎七娘扔下绳索吊棺。平常我和阎七娘替人敛骨的时候,大都在坟坑内直接开棺敛骨,但是黄师德和冷先生再三坚持一定要将棺木吊出坟外方能开棺,我和阎七娘虽不明缘由,但也只能照办。

    阎七娘把绳索扔下后,我和几个护院把这副棺木五花大绑,缠得那叫一个牢固,足以保证棺木在被吊的过程中不会出现任何意外。阎七娘曾经讲过一件事,就是一位敛骨师在替人吊棺的时候喝了点儿小酒,没有仔细检查棺木和绳索,结果在吊棺的过程中发生了事故,棺木的一侧被绳索勒碎了,而棺木中的尸骨被摔了出去。据说那尸骨被摔了个稀巴烂,有的碎骨都找不到了。棺木正主的儿子二话不说,掏出刀子就跟敛骨师玩命。这敛骨师见事不好就想溜,可脚下一滑摔进了坟坑里,脑袋撞在了坟内的碎石上,一声没吭就丢了性命。这人钱没赚到,还搭上了一条性命,可谓是遭了报应。

    系好绳索后,坟内的几个护院互不相让地往外爬。我一瞧这些人的德行,就自觉地排在了后面。按说吊棺这档子事没什么危险,可坟坑里还是不能留人。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即使棺木和绳索都没有问题,可棺木里的正主就不好说了。倘若他不老实,那么坠棺的倒霉事儿就难免会发生。这时候,坟坑内要是有个闲人,一准会被坠落的棺木砸成一摊肉泥。

    坟外的木架子上栓着一个圆形的铁轱辘,这是用来缠系绳索的,用此吊棺,可以节省很多力气。待我从坟坑内爬出来后,刀疤龙领着一帮护院摇起铁轱辘吊棺。尽管这副棺木重达几百斤,但对于这些膀大腰粗的护院而言,这压根儿就不是难事,还没摇上几个回合,一口偌大的棺木就砰的一声被扔在了地面上。

    开棺敛骨

    喝了两碗凉茶后,我才把吊上来的棺木仔细打量了一番。这副棺木由上等的黑漆楠木打制而成,保存得颇为完整,就连棺木四周雕饰的彩刻都没有褪色。倘若不是棺木中散发着一种带有地阴气的腐臭味,把它当成一口未曾装过死人的棺木出售,也绝对没有几个人能看得出来。在我和阎七娘所扒过的数百口棺木中,数这一口最为名贵,让我不得不暗自感叹黄府的富贵与阔绰。

    棺木正面的材头上刻着碑厅鹤鹿,琉璃瓦大厅上空有两只雪白的仙鹤,大厅两旁是苍劲茂密的青松柏树,大厅前面是芬芳四溢的青草地,草地中间刻着通往大厅的石阶路,显得十分幽雅。整幅图画将棺材头装饰得犹如仙境,完全是一幢清静的别墅,材头正顶上的”安乐宫”三个大字将材头图与棺材本身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棺木两旁分别画着两条腾云驾雾、追逐宝珠的黄金龙,龙的周围画着八仙用的兵器,又名”暗八仙”,还有古琴、古画、梅兰菊竹、桃榴寿果等,棺木面上写着”寿山福海”四个大字。

    整日与棺木打交道,久而久之,我也知道一些棺木雕刻的门道。这副棺木上的所有图画都是用立粉、贴金等技法做成的,通过调配颜料,并加入古代唐三彩的绘画风格,使整个棺材庄重大方,色彩层次分明、绚丽有序,线条流畅。黄师德的亡子生前无福消受富贵,但死后能够被葬在这般气派的棺木中,也能安心地走上黄泉路了。

    黄师德眼圈湿润,绕着棺木缓步走动,他一边用手扶着棺木的棱角,一边不停地咳来咳去,睹物思人的情感溢于言表,毫无半点儿掩饰。我常年跟着阎七娘替人开棺敛骨,早已见惯了这种悲戚场景。可此时,我却被无声胜有声的黄师德给感染了,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难受,只觉得黄师德很可怜,空有富贵袭身,却无半点儿香火继承,可谓是喜哉悲哉、命哉叹哉!

    冷先生倒没有什么反应,冷冷地瞟了一眼棺木,然后快步走到黄师德身边,轻声说道:”黄老爷请节哀,人有凶吉难劫,乃命中注定也。您一心替黄府延续香火,我想这棺木中的少爷泉下有知,自会体谅您的良苦用心。您还是稍做歇息,让他们开棺敛骨吧。”

    等黄老爷被搀回座中后,我和阎七娘就往棺木四周的缝隙里塞沁香。老话管这叫”问灵香”,敛骨师在开棺的时候都会用这一招。

    ”问灵香”讲究双四单一。所谓”双四”,就是要在棺木两侧分别插入四根沁香,而”单一”则是要在棺头插入一根沁香,民间将这种方法称为”九九问棺香”。这原本是敛骨师世代相传的秘法,后来却传入了民间。虽然知道此法的人很多,但懂得其中玄妙的却很少。这个法子有忌讳,名曰”三不插”,意思就是有三类人不能在棺木上插香,分别是未成年男子、经期孕期妇女、阳时阳日出生的人。

    点燃沁香后,我站到阎七娘的身后,眼睛一直紧紧地盯着这根沁香。每次开棺插香的时候,我都会很紧张,生怕插在棺木中的沁香被弹出来。多年来,我跟着阎七娘四处替人敛骨,想得最多的并非是事主能给多少赏钱,而是这个活儿有多危险。用阎七娘的话来讲,敛骨师的命都很低贱,而且干的又是与死人有关的阴秽事,所以安稳就是敛骨师安身立命的本钱。

    以前,阎七娘带着我替人开棺敛骨的时候,就有过沁香从棺木中弹出来的情况。那时候,我年纪尚小,刚刚会记事。一般情况下,敛骨师碰到这种凶棺都会躲得远远的,谁也不想触这个霉头。可那年月讨口饭吃真是太难了,无奈之下,阎七娘只得硬着头皮替事主揽下此事,只图得些赏钱,好让我填饱肚子。那次事毕后,阎七娘大病了一场,浑身黑肿,身子骨也虚弱了很多,尤其怕阴凉,直到两三个月后才逐渐好转。后来,我也问过阎七娘这其中的缘由,可是她却不做解释。若是被问得不耐烦了,她就推说是风寒所致,绝不承认是那次替人敛骨留下的病根。

    棺木中插的沁香燃得很旺,还时不时发出噼里啪啦的炸响声。黄府的护院们心里都清楚这死人的事太过晦气,谁也不想让这晦气沾到自己身上,所以一个个都躲得远远的,只有百无禁忌的刀疤龙扶着黄师德守在棺木一旁。冷先生对这种棺木插香的事儿倒是颇有兴趣,他一边围着棺木转圈踱步,一边轻轻捋着胡须,一双小眼睛不停地转着,给人一种高深莫测的感觉。

    幸好祖师爷保佑,黄师德的亡子还算老实,棺木没有发生异常,九根沁香慢慢地燃灭了。这时候,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我这颗提在嗓子眼儿的心也落了下来。不过还得继续干活儿,毕竟这么多人等着瞧热闹呢,开棺敛骨才是正经事儿。

    我准备上前帮阎七娘推开棺盖,阎七娘却摆手让我退后,然后缓缓地说道:”这棺木被钉过子母钉,非工具不能开。”

    被阎七娘这么一拦,我才仔细地瞧了瞧棺盖和棺身的连接处,果不其然,连接处被封得死死的,看样子是被子母钉钉过。这子母钉又叫铆死钉,两端坚固锋利,且带有倒钩,钉在木头中,如同浑然天成一般,极其牢固,还不容易被发现。一般的棺木都有凹凸槽扣,能够保证棺盖和棺身紧密衔接,所以很少会用到子母钉,只有陪葬品很贵重的棺木才会配以子母钉。很多盗墓贼把子母钉称为绝户钉,因为被子母钉钉过的棺木都是盗墓贼的大恨。要想打开这种棺木,必须配以重器,还得有很大的施展空间,这对于靠挖洞偷掏冥器的盗墓贼而言,无疑是天大的难度。所以很多盗墓贼碰到被子母钉钉过的棺木时,都会望棺兴叹,自认倒霉,最后悻悻而归。

    阎七娘深知我们孤儿寡母身单力薄,短时间内肯定撬不开这具棺木,所以就让刀疤龙派些护院拿着工具来帮助我们撬棺。这些护院虽然都是膘肥体壮的大老爷们儿,但一听说撬棺,个个都拉着一张驴脸,可又不敢言语,只得硬着头皮干活。

    我见这些护院面露难色,知道他们怕沾惹上晦气,便让他们在鼻头抹了一些姜汁。除此之外,我还让他们给棺木磕了几个头,以示赔罪。瘦狗这个倒霉鬼也被刀疤龙派来开棺,为了以防万一,他干脆冲着棺木磕了三个头,这三个头个个都磕得响亮,那个恭敬的模样,就如同这棺木里的死者是他亲爹一般。

    虽然棺木上的子母钉钉得很牢固,可护院们都是练家子出身,有的是力气,又有称手的工具,所以开棺并非什么难事。只是这些护院在开棺的过程中顾忌太多,既怕走背运,又怕用力过大损毁棺木里的尸骨,所以弄了很长时间才把棺木的凹槽给撬开。我和阎七娘站在一旁,虽说有些着急,但也不敢催促,毕竟这棺木里躺着的是黄师德的亡子,倘若真损毁了棺木里的尸骨,那这个过失可是谁都担当不起的。

    足足有半炷香的时间,几个笨手笨脚的护院才把棺盖撬开。瘦狗嫌这棺盖过于厚重,就站在一旁躲清闲。要说这小子也真够点儿背的,干活偷奸耍滑也就罢了,却偏偏闲不住,一双小绿豆眼睛四处乱瞧个不停。这一瞧不要紧,直接就瞧见了棺木里面的尸骨。可只瞧了一眼,他就”妈呀”一声跌倒在地,浑身上下抖得厉害,用一只颤抖的手指着棺木,扯着嗓子叫道:”这......棺木......里的尸......首......居然没有头!”

    护院们一听这话,顿时向后闪退。有人没听清楚,还以为棺木里面的尸首是诈尸,吓得四处乱窜。直到刀疤龙有些暴怒地吼了几嗓子,这些打算脚底抹油的护院才停了下来,然后一个个躲得远远的,谁也不敢靠近棺木。

    我和阎七娘见事不好,连忙跑到棺木前一探究竟。只见这偌大的棺木里竟无任何陪葬品,只有一具灰白色的尸骨。由于坟墓环境较好,这具尸骨上还粘着一层黏皮,且没有任何腐烂的迹象。从骨象上判断,这是一具比较好收殓的葬骨,骨质既不腐也不脆,便于搬挪。美中不足的就是这具尸骨少了头骨,一眼望去,显得极为突兀,有些吓人。

    我自幼就在死人堆里玩耍,见过的死人尸骨足有数百具之多,却从来没有见过这种无头的尸骨,心里有点害怕。俗话说”怪事年年有,唯有今年多”,这黄师德的亡子也来凑热闹了。不知道这黄师德的亡子是不是在下葬之前就被人剁下了脑袋,如果是,那一准是被人当成球给踢飞了。不然,以黄师德的势力,岂能不给亡子留下一具全尸?要么就是盗墓贼曾光顾过此坟墓,可是这棺木又没有被盗过的痕迹,况且盗墓贼也不会专盗死人脑袋啊。如此看来,这件事还真有些棘手,也不知道黄师德得知这件事后会做何反应。倘若是前一种猜测,那就罢了;可若是后一种,估计他一准会被气得吐血。

    阎七娘仔细查看了棺木中的尸骨,然后又望了望黄师德的脸色,缓声说道:”敢问黄老爷,令公子下葬的时候,葬的可是‘魑魃叠骨棺’?”

    挖坟挖出个金疙瘩

    一听到”魑魃叠骨棺”,我不禁打了个冷战,瞪大眼睛瞧向黄师德。阎七娘曾经教过我,葬土之下有邪棺,一为”魍魉碎骨棺”,二为”魅魁散骨棺”,三为”魑魃叠骨棺”。民间迷信地认为,碎骨棺意寓延续脉运,散骨棺意寓延续官运,叠骨棺意寓延续财运,此乃冥棺逆葬之法。由于此三种葬棺之法过于逆天悖情,历来都被敛骨师所不齿,寻常人家更是不忍心作践亡故至亲的尸骨,所以民间极少用这三种棺葬法,而通晓这三种棺葬法的人也寥寥无几。

    ”魍魉碎骨棺”就是在下葬之前将亡故人尸首上的皮肉剐得干干净净,然后将其骨通通砸碎,截至一寸二分长后,均匀地排列在棺木中。”魅魁散骨棺”不需要剐亡故人的皮肉,但要将亡故人的尸首肢解成十九节,方能入棺下葬。至于”魑魃叠骨棺”,则要把亡故人的脖颈割断,将尸骨按上下顺序分别入棺下葬,也就是葬双棺。

    ”鬼脸七娘果然有见识,看来黄老爷这次是找对人了。有鬼脸七娘这位敛骨高手相助, ‘冥骨叠阳’的事儿自然会事半功倍。嘿嘿!”冷先生捋了捋山羊胡,笑着说道。

    黄师德咳了两声,又叹了一口气,说道:”亡子下葬的时候,阴阳先生算过我黄家的财运,说想要将此富贵世代延续,非此法不可。想我黄家单脉相传,世袭富贵,这些年来,天灾、国难、人祸,都不曾被伤及。到了我这一代,可不能把祖传的富贵毁了呀!只是可怜了我的亡儿,唉,尸首分离,阴骨遂寒,乃我生平之憾事也。”

    ”哎,此话不然。”冷先生微微一笑,手指着棺木朗声说道,”黄老爷能有罪责之心,乃是仁义之举。人死即为阴砀,何用之有?黄老爷此举能让亡故子替祖门家业做些事,并无不妥之处。况且黄老爷生养了亡故子,生前给了他富裕的生活,虽仅二十年,但也是常人生平所不能及的。我想这亡故子地下有灵,自会体谅黄老爷的一番良苦用心。”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