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馒头小说网 www.mentai.com,最快更新鬼路最新章节!

    很晚,父母他们才回到家,哥哥、姐姐见我这个弟弟回来,非常的高兴,和我聊了很多关于学校的事情。父母最关心的还是我的成绩,当他们听说我考得还可以的时候,显得非常高兴。

    第二天,我和父母一同到了牛大叔家,牛大叔是四爷的长子,四爷的丧事在他家办。

    牛大叔和我们是本家,四爷过世,我家里人还有穿孝的份。四爷的灵堂就摆在院子里,大红棺材罩在灵棚下,棺材前摆满了各种供品,一对纸做的童男童女站在两侧,院子里站满了同村帮忙的人和姓牛的本家及牛大叔的亲戚。

    村里人看到我随父母走进了院子,都和父母搭讪着话,自然对我这个能在重点中学上学的学生更是问长问短。因为在他们的心中认定,在一中上学的孩子将来一定会考上大学的。我们村已经好几年没出过大学生了。

    我能不能考上大学,那还是三年后的事情。所以对他们的询问,我只是含糊应付。

    我在妈妈的指引下,来到摆放四爷的灵柩前尊尊敬敬地磕了三个头。之后,跟随着妈妈来到了另一间屋子里。

    这间屋里的炕上摆满了白布,王家二婶、张家大嫂、庞家三婶正在炕上忙活着撕扯孝服和鞔着布鞋。她们见我进屋,王家二婶对我说道:“晓宇回来了,放寒假了吧?我给你把鞋鞔了。”

    我脱下鞋递给二婶说道:“嗯,昨天放的。谢谢二婶,给您!”

    在二婶为我鞔鞋的时候,张大嫂为我撕了身孝服,其实就是扯了块布,中间开个口,把脑袋钻过去,前后一放把身体全部遮住。之后她又为我缝了一个孝帽子,前面还加了一块红布条,说明我是孙子辈的人。穿上孝服,我感觉还暖和了不少。

    我穿好孝服、穿上鞔好白布的布鞋来到了外面,穿着孝服、戴着孝帽的牛家人都站在外面。尤其是牛大叔、牛二叔显得特别伤心,大姑和二姑蹲在四爷的灵柩前边烧纸边哭泣着。里里外外显得非常的凄凉。

    我们那里死人入葬有很多讲究的,首先有大三天和小三天的说法。大三天就是人在晚上十二点后死的,则满三个白天才能进棺下葬。小三天是人在晚上十二点之前死的,则两个白天就可以入棺下葬了。

    还有人死后入棺的第一天晚上十二点整,孝子孝孙都要在灵堂前烧纸哭丧,名为烧惊冥纸,好让死人安息、灵魂走好并在阴间有钱花。

    再有就是出殡当天十点进行见棺行礼,所有亲戚里道,但凡与死人的家里有一丁点关系的人都要在灵前磕头,大多为三个。这是持续时间最长的一项活动,长的可达两个多小时。

    磕孝头,俗称磕岁,是死者长女最难受的一件事情。如没有女儿的死者,则有长孙女磕。就是所有人都磕完头后,长女或长孙女按照死者死时候的年纪一个一个的磕孝头,一直磕满为止。如果死者年纪有**十岁,那他们的长女或长孙女磕完**十个孝头后,都会到双腿打颤、站都站不了的地步。

    我曾亲眼见过我们村的李家大姑,年纪都六十多岁了,为她九十五岁的父亲磕孝头,她磕到六十几个就已经站不起来了,硬是在她两个儿媳妇连搀带架下磕完了九十五个孝头。刚磕完,李大姑就瘫在了地上,双腿抖得厉害,后来听说她的腿为此肿了挺长时间才好。

    虽然磕孝头这个习俗人人都知道不好受、伤身体,但它依旧在一代一代人中流传下来,至今也没有被摒弃。

    如今四爷死了,他的年纪为七十八岁,按习俗,那七十八个孝头就要由大姑来磕。大姑的女儿、儿子和儿媳妇知道大姑的腿有毛病,都不赞成她去磕这孝头。本来二姑已经答应替大姑磕孝头的,但怕遭到人们背后议论的大姑在四爷出殡那天竟拼命磕完了那七十八个孝头,她磕完孝头差点就随四爷一块埋了,这都成了村里当时的笑话。

    晚上看尸也是特别难熬和恐怖的事情。张大叔和李大伯是村里经常被请去看死尸的人。四爷一死,他们就被大叔和二叔请了过来。他们一整夜看尸总要吃点喝点什么的,死人家就要有人为他们准备东西。

    也许是大家看到我没什么事做而且是连鬼都不怕的人,所以就被留下来伺候张大叔和李大伯晚上的饮食。自从上了高中,我便成了夜猫子,一旦晚上睡觉晚些,整晚都会精神得不得了。

    也就是这一个晚上,让我遇到了一件让我一辈子都感到恐惧的事情。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